山茶油头条 |
神奇的油茶树
油茶树别名:茶子树(湖南)、茶油树(广西)、白花茶(广东)。油茶树属山茶科多年生常绿小乔木,耐瘠薄,适宜在适当的野外区生长,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也是地球上优质的木本类植物油资源,被誉为“东方树”。
油茶树至少要3-5年以上生长才能开花结果,油茶果从花开到果实成熟须经春、夏、秋、冬四季,常年绿郁葱葱,饱受阳光雨露,云雾雪霜,尽吸天地灵气,日月精华,民间有“包子怀胎”之说,堪称“人间奇果”。
油茶树野生长成,常青长寿,树龄可达200年以上。明代南城诗人邓直在其《山茶百韵》中就曾说到油茶树“寿经三四百年尚如新植”。
油茶树作为我国特产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清道光八年(1828年)《永州府志》、同治元年(1862年)《武陵县志》、光绪十二年(1886年)《 阳县志》中就有油茶树的形态特征以及茶油食用的记载。
大别山区是我国油茶资源分布的北缘地带,资源丰富,种质优良,是国家林科院向全国推广油茶种植的母本品系。麻城是全国著名的油茶之乡,野生油茶面积达30万亩,占湖北省油茶面积的三分之一。
珍贵的茶籽油
油茶树的主要产品茶油,也叫茶籽油。植物油可分为木本植物油和草本植物油,茶油是我国特有的天然木本植物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
茶油、橄榄油、棕榈油、椰子油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
茶油的历史及文化
据公元前三世纪的《山海经》绪书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这里所说的“员木”即油茶,可见我国民间当时就开始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历史上,茶油曾经是“皇封御膳”用油,享用茶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食用茶油后,曾为之赋“芳香滋补味津津,一瓯冲出安昌春”的诗句。清代雍正皇帝到武陟视察黄河险工,知县吴世碌以茶油进奉,雍正食之大喜,称赞“怀庆油茶润如酥,山珍海味难媲美”,并传旨广开油茶馆,茶油由此盛名远扬。
现在人们也发现因茶油特有的低碘值,故稳定性较其他食用油更好,不易变质,易保管;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含量局各种植物油之冠;亚油酸含量符合人体需要量,二者含量达90%左右,不含胆固醇,可抑制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名家谈茶油
【农政全书】茶油可疗痔疮、退湿热……
【纲目拾遗】可润肠、清胃、解毒、杀菌……
【农息居饮食谱】茶油可润燥、清热、息风和利头目……
【随之居饮食谱】茶油烹调肴馔,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泽发生光,诸油惟此最为轻清,故诸病不忌。
【中国中医药大辞典】茶油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重要的疾病预防价值,可概括为: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肠胃吸收功能,促进内分泌腺体激素分泌,防治神经功能下降,提高人体免疫力。
【名家学说】长期食用茶油可明目,亮发,润肺,清热,解毒,诸油惟此最轻清,故百病不忌。
【中药大辞典】记载茶油主治功效:润肠通便,用于疝气腹痛,蛔虫性肠梗阻;清热化湿,用于烫火烧伤;杀虫解毒,用于疥廯。
【营养学报、临床儿科杂志】等权威机构都曾对山茶油维护机体健康、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抑制动脉粥状硬化、降低胆固醇、消除机体内酯质超氧化物等方面的保健作用作出了肯定和报道。孕妇在孕期食用茶油不仅可以增加母乳而且对胎儿的正常发育十分有益。精炼茶油外用还可以促进创面止血、加速愈合;用于护发,可防头发断裂和脱发;浴后擦身,可防治老年人冬季皮肤瘙痒。